董氏按摩法


  创始人 董文杰,现任北京市康达盲人按摩中心董事长。他1997年12月11日因外伤导致双目失明,在其治疗失明的过程中使他亲身体会到了疾病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痛苦。从那时后他就萌发了学医之心,2000年开始接触按摩和学习中医按摩,经过三年的中西医诊疗理论和方法得学习,掌握了中医推拿疗法的技能,毕业后又跟从多位专家学习,并受到了民间很多祖传正骨家的的精心指导。

61bb02c574498.jpg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苦心研究,在手法学、练、用、悟上下了多年功夫。他深深体会到,无论那门那派的手法,只要正确掌握,准确施用,才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总结出了他们手法中的各种优点,融于一身创立了一套自己独特的诊疗方法。

61bb02fd9ca71.jpg


    通过临床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董氏按摩诊疗特点;他重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感受,很多人觉得在做治疗性按摩使是比较痛苦的难以坚持的其实这种想法是存在一定的误区的。董氏按摩从不以暴力施治、以痛治痛。按摩的手法讲究均匀有力、持久渗透、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董氏按摩以手法较强的渗透力。

61b6f79e00709.gif

   适宜的拿捏力度和较高的舒适度见长,在治疗每位患者时在检查清楚其病因后他先采用柔和的手法给患者放松,因为,如果刚开始就使用较重的手法容易使患者神经、肌肉产生紧张感,人都具备有条件反射功能,一旦其神经、肌肉行程紧张就会大大的影响手法的渗透力,不利于对其施展进一步的手法治疗。然后才用较强渗透力的手法来刺激病灶部位,在存在有骨关节紊乱、错位的情况时使用准确的复位、法一步到位。后配上具有特效的穴位来疏通经络缓解痉挛、解除痛感。做到让患者感到过程是舒服的,效果是满意的。
    董氏按摩是在现有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扩大了诊疗范围,开辟了中医按摩的心一片天空,为人类疾病的恢复做出了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手法特点


  按摩治疗有温、补、通、泻、汗、和、散、清八法,在按摩中,我们也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
 

一、温法

   温法是适用于虚寒症的一种疗法,它使用按、摩、揉、搓、擦等手法,达到补益阳气,祛除沉寒阴冷之目的。如:按、摩、揉中脘、气海、关元,擦肾俞、命门有温补肾阳,健脾和胃,扶助正气,散寒止痛等作用。
 

二、通法

   通发有祛除病邪壅滞之作用。《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指出了按摩能治疗经络不通所引起的病证。临床治疗时,手法宜刚柔兼施。如用推、拿、搓法于四肢,则能通调经络,拿肩井则有通气机,行气血之作用;点按背部俞穴可通畅脏腑之气血。《厘正按摩要术》上说:“按能通血脉”,又说:“按也能通气”。故凡经络不通之病,宜用通法。

 三、补法

   补者,即滋补,补气血津液之不足,脏腑机能之衰弱,以扶正祛邪,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补法应用范围广泛,如气血两亏,脾胃虚弱,肾阴不足,虚热盗汗,遗精等,均可用祛法。多采用按、摩、揉、推、搓、擦等手法,但操作时要求轻而柔和,不宜过重刺激。
 

四、泻法

    泻法一般用于下焦实证。由于结滞实热,引起腹部胀满和疼痛,食积火盛,二便不通等,皆可用本法施治。按摩之泻,不同于药物的峻猛,故体质虚弱,津液不足而大便秘结者,亦能应用,这也是按摩泻法之所长。临床以推、拿、点、摩为主,手法的力量要稍重,虽刺激较强,但因按摩是取手法对内脏功能的调节作用,而达到泻实的目的。
 

五、汗法

   汗法是一种疏宕外邪,解除表证的方法,主要用于外感表证,包括风寒外感和风热外感两类。汗法多采用拿、按、推诸法。如拿、按风池、风府、合谷、外关、大椎、风门、肺俞、肩井等穴可开通腠理,发汗解表。对风寒外感,用先轻后重的拿法加强刺激,步步深入,因重手法有解表作用,可使全身汗透,达到祛风散寒的目的。风热外感,则用轻拿法,宜柔和轻快,使腠理疏松。施术时,患者感觉汗毛竖起,周身舒适,肌表微汗潮润,贼邪自散。正如《内经》所言:“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

 

六、和法

   和即和解之发,含有调和之意,凡病在半病在半表半里,在不宜汗,不宜泻,不宜吐的情况下,可应用和解之法。按摩运用此法,手法要求平稳而柔和,频率稍慢。临床常采用推、摩、搓、揉等为主,可调脉气,和经血,运用于气血于和,经络不畅所引起的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脾胃不和,周身胀痛等症。通过手法和经络穴位等的作用,达到气血调和,表里疏通,阴阳平衡的目的。

七、散法

   散即消散、疏散之意。按摩的散法有其独到之处,其主要作用是“摩而散之,消而化之”,能使结聚疏通,不论有形或无形的积滞,散法都可使用。对脏腑之结聚,气血之瘀滞,痰食之积滞,应用散法可使气血得以疏通,结聚得以消散。如饮食过度,脾不运化所致的胸腹胀满、痞闷,可用三法治之。散法对外科痈肿也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多采用推、摩、揉、搓等手法,手法要求轻快柔和。

八、清法

  清法是清除热邪的方法。临床采用刚中有柔的手法,在所取的穴位、部位上进行操作,达到清热除烦的目的。所以,清法是治疗一般热性病的主要方法。但热病的症状较为复杂,治疗时应鉴别病的里还是在表,是实热还是虚火,然后方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法。如气分实热者轻推督脉(自大椎至尾椎),以清泻气分实热;气血虚热者轻擦腰部,以养阴清火;血分实热者,重推督脉(自大椎至尾椎),以清热凉血;表突然者,重推背部膀胱经(自下而上),表虚热者轻推背部膀胱经(自上而下),以清热解表。

董氏按摩


董氏按摩对疾病的认识


 董氏按摩对伤科疾病得理解,现在常见的伤科疾病例如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等,多是由现在其工作、生活中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长期的姿势不良所造成,导致肌肉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脊柱内外失衡。气血瘀滞。人体的脊柱是人体运动的基础,一方面靠神经、肌肉和 韧带的作用,另一方面靠骨骼和关节的作用。这些脊柱内外平衡因素的协调一至是胜任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重要条件。由于积累行劳损和蜕变使脊柱的稳定行减弱。若体内平衡负重缺乏外平衡支架的保护。容易造成着力点部位及其软组织损伤。小关节紊乱。要想治疗,就需采用旋转复位发,来调节脊柱的内外平衡。修复肌肉和软组织
  伤科疾病,根据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方面。

一、外在因素

  是指从外界作用于人体的伤病因素。如外力作用与邪毒感染。

  1、外力作用  由于跌扑、坠堕、撞击、闪挫、扭捩、压扎、负重、刀刃、劳损等所引起的伤病,都与外力作用有关。根据外力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收缩和持续劳损等四种。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常发生于外力接触的部位,如挫伤、创伤等;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发生在远离外力接触的部位,如传达暴力、挫伤暴力引起的骨折脱位等;肌肉紧张收缩亦可造成损伤,如跌扑时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可引起髌骨骨折;此外,持续劳损作用还可引起腰椎峡部、跖骨等疲劳骨折或慢性筋肉劳损等。

   2、外感六淫与邪毒感染  外感六淫诸邪或邪毒感染,均可导致筋肉、关节发生疾患。由于创伤、细菌感染、损伤积瘀、经脉受阻,亦可化热成毒,形成化脓性疾病。各种损伤可因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气机不得宣通而出现反复发作性疼痛,或出现筋肉挛缩、松弛无力,致关节活动不利,肢体官能障碍等。


61c549efe1516.jpg


二、内在因素

  是指从内部影响于人体的伤病因素。内在因素与伤科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病理因素等的不同,可影响到疾病有不同特点。如骨关节疾患可因轻微外力而引起病理性骨折、脱位,内分泌代谢障碍可使骨折愈合迟缓,某些骨肿瘤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等。

   伤科疾病的发生,外在因素是主要的,不同的外在因素,可以引起不同的伤病。在不同的情况下,伤病的特点、种类、性质与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外力的大小、方式、时间、速度,物体的体积、重量、形状、哽度等,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外力作用虽同,但老年人易引起股骨颈骨折,青少年则较少发生;传导外力作用于某一骨骼时,通常是在骨骼的疏松组织与致密组织交界处或在活动与固定部位的交界处发生骨折。因此,必须正确理解内因与外因这一辩证关系,才能认识伤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更好地掌握辩证施治和有效地预防损伤性疾病的发生。

   

  对内、儿、妇科的理解
   内科疾病的范围很广,按中医理论可分为外感时病(包括伤寒、温病)和内科杂病两大类,两者各有不同特点。外感时病是以“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辨证”作为辨证施治的主要方法;内科杂病,则是以“脏腑辨证”作为分证纲领,进行辨证施治。无论是外感时病或内科杂病,突出的内容,就是辩证施治.在辩证施治原则指导下,系统地阐述、研究外感时病和内科杂病的发病原因、病理变化、临床特点、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这是内科按摩学的主要任务
  内科疾病在经过辨证确定诊断之后,则应拟定治法,依法立方,以进行治疗。所谓治疗原则,就是在治疗疾病时,立法、处方的根本法则。用以指导全面治疗工作。


   由于疾病的症候表现多种多样,病理变化极为复杂、且病情又有轻重缓急的差别,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个体,其病理变化和病情传化不尽相同,因此,只有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病变本质,治病求本;采取相应的措施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并针对病变轻重缓急以及病变个体和时间、地点的不同,治有先后,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治病求本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按摩辩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质,了解疾病的主要矛盾,针对其根本的病因病理进行治疗。

  “本”是相对标而言的。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如从正邪双方来说,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是本,病状是标;从病变部位来说,内脏是本,体表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旧病是本,新病是标,原发病的本,继发病是标等等。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显示出来的,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并不都反应疾病的本质,有的甚至是假象,只有在充分地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表现在内的全部情况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出病之所在,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腰痛,可由风寒湿邪、肾精亏损或跌扑闪挫等多种原因引起,治疗时就不能简单地采取对症止痛的方法,而应透过前面地综合分析,找出基本的病理变化,分别用祛邪通络、补肾益精、活血化瘀等方法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这就是“治病必求于本”的意义所在。
 内科疾病在经过辨证确定诊断之后,则应拟定治法,依法立方,以进行治疗。所谓治疗原则,就是在治疗疾病时,立法、处方的根本法则。用以指导全面治疗工作。

   由于疾病的症候表现多种多样,病理变化极为复杂、且病情又有轻重缓急的差别,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个体,其病理变化和病情传化不尽相同,因此,只有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病变本质,治病求本;采取相应的措施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并针对病变轻重缓急以及病变个体和时间、地点的不同,治有先后,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61b6f7bdd48a4.jpg

康达按摩中心期待您的光临


联系我们

康达按摩中心服务热线:010-60563376
北京市通州区西上园玉带河东街243号
康达盲人按摩竭诚为您服务
微信联系:康达盲人按摩中心(kdmram60563376)

康达盲人按摩No.087

康达盲人按摩 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扶持项目 为您提供按摩、针灸、拔罐、刮痧等健康养生服务
北京市康达盲人按摩中心成立于2000年10月,中心现有按摩床位12张、足底床位3张,配有针灸室、拔罐室、刮痧、火疗室,中心拥有按摩技师十余名,是北京市通州区较知名的中医盲人按摩机构